安达维尔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未知 点击: 发布时间:2024-06-04 04:21

  安达维尔作为航空航天与防务领域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持续为航空航天与防务领域的客户提供系统与设备级的产品、方案及服务。公司成立初期从事航空维修服务业务,经过20余年的发展,逐步打造出机载设备研制、航空维修服务、测控及地面保障设备解决方案等多领域业务,近年更将能力拓展至智能技术解决方案、工业软件开发等领域。

  航空航天与防务产业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工业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当前全球各主要大国间竞争的关键领域。其业务范围覆盖各类航空航天与防务装备产品及其系统设备的研制生产,以及相应的地面支援、保障与训练设备的研制生产和维修服务等。近年来,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大国间全方位竞争加剧、国际间往来合作的空间收窄、风险和不确定性急剧增加,迫切需要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国防能力;民航亦需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不断提升国产化研发制造能力。

  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的防务市场和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要“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要“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根据2023年3月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接受的媒体采访,2023年国防支出预算1.58万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7.2%。总体来看,防务领域产业的发展,仍受国家安全政策和地缘政治局势影响相对较大,随着大国竞争的压力不断增加,我国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日趋复杂,周边接壤国家和地区亦存在多个不稳定因素,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大幅提升,伴随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防务工业将迎来时代性的发展机遇。中国民航局针对“十四五”时期的工作,制定了“一二三三四”总体工作思路,力图在国内打造完整的航空产业链,力争使我国成为多领域的民航强国。2023年7月11日在北京召开的“2023年全国民航年中工作电视电线年上半年,中国民航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为2019年同期的84.6%、88.2%、93.1%,民航运输生产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复苏态势明显。同时,随着商飞ARJ21的商业运行和C919的交付使用,我国已具备民航旅客机的研发生产能力,伴随国内技术的突破,国产化替代趋势将日益显著。

  现代战争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灵活化、信息化和全域化的态势,对新技术装备开发、前沿技术应用、新概念训练保障方法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也要求相关企业具备敏捷开发和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民用航空制造领域,国家也在加快推进国产化制造战略,以民航大飞机制造为项目抓手,培育国内民机供应链、攻克民航“卡脖子”技术,使得越来越多的优质民营企业参与到民机制造产业链中。2023年7月14日最新发布的《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中强调:“培育一批关键行业民营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支持民营企业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向核心零部件和高端制成品设计研发等方向延伸。”这些新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安达维尔这样具备多方面产品平台和综合性技术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的发展,公司也将在我国航空航天与防务工业发展中努力发挥自身的作用。

  防务领域的周期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产品生命周期长,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大致有二三十年甚至更久;其次是装备采办项目实施周期长;再次是采办实施的计划性较强,一般以年度为预算周期,呈现季节性特点。民用航空,整体而言受地缘政治、宏观经济、旅行政策、航权谈判和原油价格等宏观因素影响较大,也具备一定的周期性特点。公司的业务周期基本与上述两个市场领域的周期一致。

  航空航天与防务产业,按照供应链层级划分,包含机体制造商、系统设备制造商、部件制造商、零件与材料制造商等层级。公司专注于系统设备与部件这两个层级,作为一级和二级供应商,服务于机体制造商和航空器使用部门。

  (1)防务工业,公司在防务领域拥有较强的研制能力、稳定的客户及配套关系、在多个细分领域拥有领先的竞争优势,其中机载设备产品主要装备中航工业研制的直升机、固定翼运输机,为其提供系统与设备级的产品,包括航空座椅、客舱设备、防护装甲、航空导航设备、直升机机载训练系统等。同时,面向防务工业领域客户,公司还提供包括测控及地面保障设备、训练与维修等在内的集成系统与维修服务。

  (2)民用航空市场,公司主要作为部件维修服务商及机载设备制造商,服务于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商及航空维修企业,提供部件维修服务及民机机载客舱设备产品。民航维修方面,公司具备CAAC、FAA、EASA和JMM等完整的维修许可证书及体系,维修能力基本覆盖国内外所有主流机型。民机制造方面,公司拥有成熟的民机客舱PMA产品,同时公司还是民机机载设备国产化的先行者,航空厨房插件产品已交付ARJ21客机使用并取得良好的市场反馈;同时,公司航空厨房插件系列产品已陆续完成CTSOA取证,已进入向航空公司全面推广换装及线装的市场推广阶段,目前进展顺利,已经取得首批订单。公司将持续加大机载设备国产化研制及取证工作投入,为航空公司及国产飞机制造商降低相关产品采购及维护成本提供新的选择。

  公司经过20余年的发展,从一个单一从事航空维修业务的企业,发展成能够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的综合型供应商,拥有机载设备研制、航空维修、测控及地面保障设备研制三大主营业务,涵盖航空器与防务装备研制、生产和使用的全寿命周期。同时,公司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及国防建设推动“三化”能力的迫切需求,在持续推动传统产品发展的同时,积极培育了包括智能技术、工业软件等新兴业务。

  机载设备是公司业务占比最大的核心业务,拥有包括航空座椅、客舱设备、导航设备、直升机模拟训练系统、民用航空机载设备等多个产品平台,每个产品平台涵盖多款产品。公司主要从事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及制造、关键工艺、总装试验、适航取证和持续服务,客户覆盖国内飞机制造商、飞机系统研发生产企业、航空器操作使用单位与民航运输企业。航空座椅产品平台包括了直升机抗坠毁座椅、直升机后舱座椅、运输机驾驶员座椅、运输机操作员座椅、运输机乘员座椅、特种车辆座椅等多个产品,该类产品均应用于国内防务领域主流配套机型上,具备突出的技术优势;客舱设备产品平台包括了航空厨房及盥洗室系统、整机内饰系统、防护装甲等多个产品;导航设备平台产品包括了无线电罗盘及高度表、备用综合显示器、多模组合导航和近地告警系统等产品;直升机模拟训练系统(包括了实装训练设备和“实装、虚拟与构造(LVC)”训练设备)为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已完成机载部分鉴定工作,正陆续交付客户使用;民用航空机载设备产品平台包括客舱照明、娱乐系统等多款PMA产品,以及已开发并陆续完成CTSOA取证的航空厨房插件系列产品。公司作为国内民用航空机载产品及系统研发制造重要供应商,参与多个机型的国产化设备研发与相关适航标准的制定,相关产品并入选商飞选型目录。

  航空维修是公司创始业务。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业务范围包括机载计算机、通信导航、仪表显示、电气系统、娱乐系统、灯光照明、电机与气动部件等,能力覆盖了空客、波音、巴航工业及中航工业等主流飞机制造商超过30多种机型,拥有CAAC、FAA、EASA和JMM等维修许可证书,客户主要面向各类民航运输、通用航空、警用航空与防务领域航空器操作使用部门。

  测控及地面保障设备是公司的重要核心业务。公司凭借对飞机系统设备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国内外先进概念的推广应用,结合在设备研发和维修的丰富实践,经过多年在测控领域的深耕和发展,形成了测控及保障的各类地面设备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主要面向各类航空航天与防务领域的研发生产企业及各类航空器操作与使用部门等客户群体。其中,保障设备产品主要包括飞机综合原位检测设备、快速挂载装置、健康管理系统、战损抢修方舱、直升机伴随保障等产品;测控设备产品主要包括集成测试设备、线缆测试设备、电源拖动设备、航天领域装备操作模拟训练与“实装、虚拟与构造(LVC)”协同仿真模拟训练设备等产品。

  随着积累与发展,公司在积极拓展成熟业务的同时,为进一步促进复合增长,也在积极开拓新兴业务板块。随着智能技术应用、工业软件的日益成熟,以及相关行业市场需求的蓬勃发展,公司亦在相关领域进行了前瞻性布局。

  智能制造业务是公司近年来重点培育发展的业务之一,目前主要聚焦于企业资产管理(EAM)相关的软硬件技术,尤其是基于射频身份(RFID)、人脸扫描与指纹检测等在内的识别、定位与物联网(IoT)技术。公司智能产品包括智能工具柜、耗材柜、档案柜和航空履历本柜等智能硬件、同时能为客户提供智能库房整体解决方案及相应的系统管理软件,为客户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目前公司正积极拓展航空航天与防务市场,未来将向包括能源电力、工业制造、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资产密集型行业领域拓展。

  公司的工业软件核心产品为超越集成产品研发管理信息系统(SIPDM),主要面向研发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即致力于IPD思想落地的相关企业。SIPDM系统全面集成IPD研发管理思想、解决方案销售方法论、全特性质量过程控制方法,通过以上行业优秀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法的落地应用,能够有效帮助研发型企业缩短研发周期、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研发费用及产品的单套成本。从而帮助研发型企业快速提升系统竞争力(营销、技术、研发、质量、成本),在当下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实现管理超越,产品超越,公司超越!该业务现阶段主要围绕公司现有成熟客户展开,集中在航空、航天等军工集团下属中小型军工企业,后续逐步推广到民航、工业装备、高新技术(智能设备、软件)等领域,并致力于拓展至更为广泛的行业。目前SIPDM软件已完成首单客户的签约,进入项目的交付实施阶段。

  公司主要为航空航天与防务行业的设计、制造、运行与维护部门提供系统设备和部件级的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通过布局相关多元化的产品和业务组合,不断推出若干细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优势产品与服务,同时推出工业软件与智能技术解决方案,将公司业务拓展至其它行业领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撑。航空航天与防务装备的采办,具有过程复杂、流程严谨和产品生命周期长的特点,公司的经营活动主要围绕装备采办的各环节与流程展开,以若干产品及服务业务平台为核心,开展相关的研发、销售、试验、生产、服务和采购等活动,从而具有更多领先应用前沿技术和最先推出新概念产品的能力。

  公司不断推出新的产品设计,对成熟产品、技术与工艺进行改进,对平台型产品与技术进行持续投入。公司依照集成产品开发(IPD)的思想,经过长期实践,塑造和固化了产品开发流程,结合全面分析将市场需求和全特性要求转化为标准化的需求输入和产品定义,进而转化为产品详细设计输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和相应的信息系统产品。

  公司建立了平台化的产品开发策略,促进设计的平台化、模块化,提高定制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开发速度和使用效能,通过对行业趋势、市场格局和价值链组成的研究,集中研发资源投向精品项目、关键能力和关键材料等领域,及时捕捉客户需求并建立预研项目,在若干细分行业领域和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提前布局,不断推出领先市场和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打造精品项目为原则,追求市场与财务的双重成功。此外,针对未来需要重点布局的产品、技术和工艺,公司积极利用外部资源,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以获取关键能力。

  公司产品与服务主要采用直销方式,直接对接客户的装备采办、研发设计、生产试验和工程技术等专业部门。公司设有销售中心,进行销售管理工作,在公司层面和业务单元层面,均设有市场和售后服务相关部门,负责各层面的售前和售后工作。对于重大项目或者复杂的集成产品,设有专注于其产品解决方案销售的团队。

  工业软件和智能技术等新兴业务,由于客户覆盖的行业领域和地理范围较广,采取直销与渠道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公司主要负责重点行业、标杆客户和大客户的推广与实施;后续随着产品迭代升级,公司将针对不同行业进行销售模式的创新与探索,积极与各合作伙伴共建智能与软件生态。

  公司在价值链上强调对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关键工艺和持续服务等价值较高的生产环节的掌握,在生产过程上主要从事总装生产、系统集成、试验验证、适航取证、产品交付及关键工艺制造。为适应有小批量、高质量和定制化等特点的生产,公司建立了高效的生产计划与执行流程和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以适应小批量、高质量和定制化等特点的生产。同时,当公司收到客户大批量订单时,会通过统一协调全公司包括人员、设备、材料、工具、生产场所等资源,集中力量,统合综效保障生产交付,以满足客户需求。

  公司致力于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并充分借助与国内(外)飞机制造商等企业的交流合作机会,提升公司的质量体系和供应链管理标准。根据不同业务特点,对标准化产品、定制化产品和航空维修服务,建立了差异化的管理体系,从而保障不同类型业务单元的质量、交付、成本和监管等多重目标的达成。此外,对于采购量较大的物料,如复合材料,公司通过建立自主生产的能力,确保关键物料的供货与质量稳定。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始终坚持以“成为高瞻远瞩公司”作为企业目标,立足企业长远发展,运用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方法,采取内生增长与外延增长并举,内生增长为主的发展方式,进行统筹规划和决策。公司十分注重战略规划的制定与执行,滚动制定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战略规划,逐层战略解码制定各业务的年度经营计划,并根据内外部的形势变化,定期对战略规划与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必要的调整。

  公司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凝聚,尤其强调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引领和对日常运营的支撑作用,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始终顺应公司的发展阶段,通过文化深入各个环节与流程,内化于组织内部和员工内心。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也在不断积累、凝练和升华,持续为公司打造学习型组织和高效能团队提供动力和源泉。

  公司是国内排名前列的航空座椅与飞机客舱设备制造商,拥有包括航空座椅在内的多个在细分领域内市占率领先的产品线%生存率抗坠毁技术、航空装甲、动态仿真和人机功效等核心技术和工艺。公司拥有完整的飞机客舱系统设备产品线,包括厨房、盥洗室、内饰结构和客舱照明等完整的品类,并具备客舱整体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试验、适航取证和改装能力,是国内首个获得航空厨房插件CTSOA适航证书的制造商,成功将自有品牌航空厨房插件产品应用于国产飞机。

  公司也是专业的飞机导航系统设备制造商,拥有无线电罗盘及高度表、多模组合导航设备、备份综合显示、近地告警设备等多种机载航电产品,掌握无线电测高及测向数字下变频和软件无线电等技术,是部分国产新机型的重要供应商。同时,公司自主研制的直升机模拟训练系统已经取得预期技术与市场效果,随着批量需求的落地,未来有望发展成为公司核心的产品组合。

  公司从事飞机部件维修业务20余年,综合实力居行业前列。目前已获得CAAC、FAA、EASA、JMM和防务维修服务商等资质,拥有2,100余项维修项目的维修能力,能力覆盖波音、空客、巴航工业和中航工业等主流飞机制造商的30多种机型。

  公司凭借对飞机系统设备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国内外先进概念的推广应用,结合在设备研发和维修的丰富实践,经过多年在测控领域的深耕和发展,拥有较强的系统集成能力,目前已成为专业的地面测控、保障与训练装备供应商,拥有众多航空航天总体和系统级的制造与使用单位的客户,形成了覆盖航空器研发生产和运行保障全过程的系列平台化产品。

  公司的智能技术解决方案和工业软件开发业务,目前主要聚焦于航空航天与防务领域的应用,并积极在其它行业的资产密集型企业与离散制造型企业间推广。通过长期以来在航空航天与防务领域的工业实践,将积累的开发方法、研发流程和工业知识数字化。正因为有着复杂装备制造业经过验证的能力,公司推出的工业软件产品更加契合国内类似行业的企业。

  公司在航空航天与防务产业领域的业务,涵盖解决方案、产品设计、软件开发、制造测试、运营维护和模拟训练等装备研发生产和使用的全寿命周期,拥有包括飞行器、机械、材料、仪表、电子、电气、自动化和软件等在内的跨学科技术团队,拥有很强的系统集成能力。同时还涉足民用与防务两个市场与体系标准,互相渗透、借鉴互补,除了能够利用两个市场的标准和技术差距,提供超出预期的产品外,还能通过防务市场验证相关产品、提高产品成熟度,具备了快速拓展市场及客户的竞争优势。

  自上市以来,公司在市场营销、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质量、供应链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全面落实和固化了过程管理理念,建立并持续完善了八大管理体系。公司借鉴包括华为的集成产品开发(IPD)和卓越绩效管理等理念,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流程分工的约束和引导作用,打造高效能组织。同时,公司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与具体业务流程的契合,使管理过程更能反映实际业务,通过开发管理软件,实现管理输出。

  公司在航空航天、防务工业和民航运输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客户,公司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与客户紧密合作,共同创造价值。在市场竞争方面,公司凭借突出的自主研发能力、快速的市场反应以及优质的服务水平,积累了众多优质客户,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和品牌形象。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风险说明:当前公司智能制造及信息技术业务正处于市场推广和培育发展的关键期,技术竞争力正在持续建立中,短期内可能面临业务增长相对较慢、未达增长预期的风险。

  应对措施:积极布局及持续开拓公司的战略新兴业务,加大核心技术、产品研发投入和前沿技术的应用及转化。精准定位市场客户群体,以市场需求和客户价值为导向,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并提升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对于信息技术业务公司通过内部股权激励方式,激发员工开拓新业务的积极性,全力推动新业务发展。

  风险说明:人才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必备的核心资源,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端人才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人才资源对企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随着未来公司多项新业务和新客户的拓展开发,需要更多专业的技术、市场和管理人才的加入,以支撑公司战略发展规划。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内部招聘和猎头公司寻找适合公司发展方向的高端关键人才;完善“高效能”绩效管理体系,提高核心员工待遇;做好员工职业规划,打通员工晋升通道;建立和谐友好工作氛围,为员工创造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在恰当的时机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等方式吸引并留住人才。通过团队学习、参观考察、人才轮岗等训练有素形式加快内部人员的培养,满足业务需求。

  风险说明: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研发积累,公司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及产品,公司储备了多个具有先发优势的重点项目,若产品或技术被竞争者仿制或超越,在参与竞标时,可能出现公司产品未中标或是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积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工作,不断进行技术的深入研究和产品的升级迭代,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对产品研发进行全特性管理,使得公司产品始终保有竞争优势。

  风险说明:2023年6月底,公司存货金额占总资产的24.02%,其中原材料、在产品及发出商品金额较大,主要因公司防务业务重点项目的提前备产和交付以及部分合同签订延迟,导致在产品、发出商品金额较大;同时,民航维修进行了集中的航材备货,亦均导致存货水平较高,存在占用公司资金甚至出现客户无法履行合同的风险。

  应对措施:跟进客户销售合同的履行,尽快实现发出商品的收入确认、在产品的生产交付及收入确认,提高采购计划的准确性,从而合理降低库存水平。四、主营业务分析

  2023年上半年,公司累计营业收入23,052.72万元人民币,净利润-352.72万元人民币。其中,机载设备研制实现营业收入11,326.52万元,同比增长50.97%;航空维修服务实现营业收入7,128.87万元,同比增长24.83%;测控与地面保障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96.29万元,同比减少33.05%;技术服务及其他实现营业收入1,701.04万元,同比增长32.81%。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

  (1)民航业务方面,航班数量持续恢复,民航维修业务同比实现增长,航空厨房插件系列产品的进一步取证及市场推广活动效果显著。

  (2)防务业务方面,多个机载设备批产项目已经落地并逐步交付,机载训练及保障设备等重大项目采办流程进展正常,新业务及新领域客户的拓展均取得阶段性成果。

  (1)公司一季度实现盈利,但第二季度内实现收入的产品结构较上年同期有所不同,不同产品结构之间毛利率水平存在差异,报告期内体现的毛利率同比下降。根据公司所处行业周期性特点及公司年度经营计划,重点项目及批产项目的交付将集中在下半年度,公司盈利能力将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

  (2)上半年,为满足公司战略发展及年度科研生产任务保障需要,公司积极加强了人才补充及队伍建设;同时,为推进主营业务向新客户领域的拓展及新兴业务向老客户的拓展,公司全面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导致报告期内相关人力成本及期间费用有所增长。上半年的各项投入虽然减少了报告期内的利润,但为下半年的业绩目标实现及周期、质量的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了组织核心能力建设与各项管理改进提升工作,以保障未来战略目标达成与实现。战略管理方面,公司制定了2024-2029年战略规划,明确了未来中长期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加强战略人才引进及人才梯队建设,为公司战略发展做好人员保障;质量管理方面,持续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落地,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全面发挥公司三级监察职能;营销管理方面,深入学习解决方案销售理念,细化销售管理流程,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升公司营销能力;研发管理方面,依据IPD思想理念对科研流程持续改进,重点加强了技术人才梯队建设,利用SIPDM系统有效加强了研发项目过程把控,各新战略产品平台建设工作有效推进;财务管理方面,持续推进业财融合,深入开展成本控制,提升产品及项目盈利能力;通过资金滚动预算、与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及提升应收账款回款管理与监督力度等工作,合理保障经营及投资需求。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